城市社區服務再獲政策加持。近日,國家發改委《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》提出,將選擇50個左右城市開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先行試點。
正如最早提出“完整社區”的吳良鏞院士所言,社區不僅是單純的居住空間,它既包括硬件又包括軟件,內涵非常豐富。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,可以說是“軟硬兼施”:以社區為單位,通過新建或改造的方式,在社區公共空間嵌入功能性設施和適配性服務,包括養老托育、社區助餐、家政便民、健康服務、體育健身、文化休閑、兒童游憩等一種或多種。簡單理解就是,缺什么補什么,在小系統中服務大民生。
“嵌入式服務”的概念聽起來很新穎,但事實上各地已有不少探索。上海靜安區江寧路街道引進第三方機構運營“寶寶屋”,守護“最柔軟的群體”,深圳光明區新區試點社區全齡服務,成立全國首個“養老托育”共建中心,都曾引發不少關注。在這一實踐基礎上出臺《實施方案》,意味著更高層面的認可和引導:一方面是縱向深入,在有限空間內進一步對服務設施擴容提質;另一方面是橫向鋪開,《實施方案》中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,即到2027年,在局部試點、總結經驗的基礎上,再整體謀劃、有序推廣。
社區是連接社會、政府與家庭的重要橋梁,也是發揮就近服務優勢的關鍵載體。要實現資源和功能的嵌入,同樣離不開多元運作方式的嵌入——實踐證明,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既惠民生又促就業,可謂一舉多得。最大程度撬動其積極性,避免“建設轟轟烈烈,服務冷冷清清”,離不開政策的精準“澆灌”?!秾嵤┓桨浮诽岢?,積極培育社區綜合服務和專項服務運營主體,通過市場化擇優、委托經營等方式,向服務運營主體提供低成本設施建設場地空間,體現出“扶上馬送一程”的政策善意;在配套保障方面,加快社區周邊閑置廠房、倉庫、集體房屋、商業設施等社會存量資源出租轉讓,用好城市的“金角銀邊”,有利于騰挪和盤活資源,倒逼國土空間規劃的“繡花功夫”。
當然,各個社區的情況不盡相同,如何“嵌入”沒有標準答案。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強調要因地制宜、分類施策,《實施方案》還提出尊重基層首創精神,鼓勵各地先行先試、改革探索。同時,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涉及多個領域和環節,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、完整社區試點、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等建設工作,也存在內在契合性。對此,相關部門建立高效銜接的工作機制至關重要。
人始終是社區建設的尺度。正如通信領域上的“嵌入式”一樣,人與人、人與空間,也須建立起有溫度的連接。期待隨著社區服務的精準化和精細化,“附近”不僅沒有消失,而且深嵌于你我的生活。 (高 維)